社会热点,职场焦点,生活重点,呓议天下事;一家之言,胡语乱言,集思广言,一文止千言。——“呓语千言”的主张与坚守
可能与冬季过于漫长、气候过于寒冷有关,北方尤其是东北三省的城市绿化大多做得不好。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浪漫之都”大连,多年前就着手大面积种植花草树木,最终使这座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城市成为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但纵观东北,大连这样的城市似乎只有一个。
长春倒也十分重视城市绿化。尤其是新建的城市大道,直接移植苍翠的松树于主干道中心,很有气魄。就城区的林木数量而言,长春可能位居东北各大城市之首。但不幸的是,长春是座缺水的城市,城市绿化受水制约的因素很大。
冰城哈尔滨的城市绿色稍稍好于沈阳,一些老街道上还能看到百年古树。
作为北方工业重镇,沈阳这些年城市建设翻天覆地,高楼大厦越建越多,但城里的树却越来越少,主干道上鲜有高大的树木迎风而立。
城市的管理者们当然不会让这座北方名城见不到一丝绿色,每年都在非常努力地栽树,但成效并不明显,于是出现年年栽树年年换、道边的树似乎永远也长不大的怪象。
在贯穿沈阳南北的青年大街、北京街、北陵大街沿线,如果坐在车里,如果不格外留心,很难注意到那些并不高大的树木。在别的一些主干道上,情形大致相同。
这是一座缺乏树木的城市,这是一座缺乏绿色的城市。
搞笑的是,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很多年前竟然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其衡量标准,竟然是把离主城区几十里外的棋盘山上的树木全部算作城市拥有的林木。这何止是笑话,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城市的管理者们,好像也乐于在年年栽树不见树的游戏中悠哉乐哉。至少每年年终总结时可以这样写道:城市绿化又有新成效,今年全市新植各种森林若干株。
至于成活率,暂且不去管它,反正钱花出去了,工作量上去了,预算也顺利执行了,说不准还让某些人发了家致了富,何乐而不为呢?
也是,如果年年栽树年年活,年初预算怎么做?年底决算怎么搞?是不是还会增加失业人数?还怎么为GDP做出积极贡献?
其实,类似情况,不仅沈阳有,国内别的一些城市恐怕也很常见。尤其是东北城市,栽树不活,寒冷气候的影响最为直接。再加上环境污染,以及融雪剂对道边草木的伤害,都是北方城市绿化困难的客观因素。
每年冬天,除雪是让北方城市管理者最为头疼的问题。为了保证交通畅通,往往雪刚开始下,主干道上已经开始撒满污染性、腐蚀性极强的融雪剂。
等到雪一停,清雪者二话不说,直接将残雪堆放在道边,堆放在道边并不强壮的树底下。
融雪剂可以把柏油马路腐蚀得发白,也可以腐蚀汽车轮胎。可怜的花草树木们,哪能经得起这般摧残?
年年栽树不见树,深层次的原因实在太多。
当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生长得越来越茂密的时候,当城里的树木越来越少的时候,除了对绿色的渴望和无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渝夫年5月11日草于辽宁沈阳,年2月10日晨完善于重庆开州山乡老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