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的今天,是一个让我铭记终生的日子,我与沈浚穿越时空,梦中相见,邂逅于美丽的棋盘山顶,解开了百年谜团,还原了昔日盛景。个日日夜夜一晃而过,有感于斯,谨以此文献给梦中的棋盘山。---作者题记棋盘山之美文/中颐诵/孔令军无数次穿行在棋盘山的茂林幽径之中,红的花、绿的叶、氤氲的大雾,每一次,总有新的发现,都有深的体会。棋盘山的美不是在短暂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内能体会到的,需要认真地领悟和感受。进入大山,先要穿梭一片高耸入天的落叶松林,太阳出来时,林中雾气渐渐散去,常年积累的落叶布满地面,踩上去簌簌直响,软绵绵的如地毯一般,置身其中,凉爽清新,耳目一新。棋盘山有“四绝六景”。石叠如楼、仙人对弈、双龙交汇、通天灵石这些人间绝景见证了棋盘山的古老与神奇。石楼因隋开皇十八年,隋文帝御驾通天山,赞“石叠如楼”而得名,因此石楼之根、石楼之源在龙交棋盘山。在海拔米的山顶之上,吕洞宾与尉迟恭完美演绎了巅峰对决,留下了棋盘棋子遗迹,更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时期,有巢氏构木为巢、栖息而居,形成了繁芜杂林、拱横交错的历史网格,让这座原始森林蒙上了更为神秘的色彩;柳宗元问道大马坪,写下了“晋国多马,屈焉是产”的历史之篇;历经风霜的东台烽墩虽已坍塌,却再现了当年烽火连天、战马厮杀的宏大场景;鬼谷子云梦修行,得道于施雨灵洞;一些自然而成的情人屋、石豹、石人洼、一线天、A字门等都让我们叹为观止。石楼民间有一句老话:“出了石楼城,就数君上庄”。古代,君上庄是石楼通往外界通道的必经之地,各种商贸往来途经此处均要歇息,进行商品交换,因此当时的君上庄是石楼商贸活动兴旺发达之地,也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原貌,留下了一座饱经沧桑的刘家大院。窟龙古道这一石楼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反映了石楼历史的发展变迁,记述了曾经的辉煌与沉沦。据明县志记载:雪后穿岗,若登瑶台,邑石楼旧八景之一黄云霁雪。指的就是窟龙古道出口处。这些自然与人文交织而成的东西,留给我们的除了留恋不舍就是回味与赞许。棋盘山四季轮回,美景转瞬即逝。春天,无名的小花,绚烂多彩,径幽而香远。万物复苏,百花怒放,芳香四溢,需要靠味觉来体会她的美。这里简直就是天然氧吧。夏天,一眼望去,郁郁葱葱,满眼都是绿,足有“极视听之娱”的感觉,顿然会放声高歌或尽情挥舞,宣泄积压在心中的东西,释放久负的,回归于自然与平和的心情。只有此时,我们才会还原一种真实的自我。难怪古人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的慨叹。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落叶归根。走在小路上,沙沙的响声仿佛一道和谐的乐曲伴我们同行,置身其中,需要用心来感受她的美。冬天,满目凄然,山高风猛,如惊涛拍岸,需要用听来感受它的美,没有看过海的朋友,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7.html
忽然想起欧阳修的一段话:“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不正是我自己的感悟吗?
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我亲临了神秘而怪异的事件。大凡去过棋盘山的人都知道,在大山的西部,有一明朝石刻,横刻着“黄云耸秀”四个大字,落款为会稽沈浚书,离之不到二百米之处也有一石刻,竖刻着“黄云xx”,后两字模糊不清,无法辨认。我一直琢磨这两个失去的字迹,直至六年前的今天,也就是年10月18日,梦中的我在石刻之前徘徊,忽然身着红袍的明代典史沈浚飘然而至,告我是黄云景秀,一语点破了我数月的猜测,解开了百年谜团,还原了昔日盛景。朱斌先生听我讲述后,欣然写下了“会稽沈浚已远去,黄云耸秀却走进了你的梦乡”的诗句,令我感动不已。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历史点化,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古人寄情于山水,或失意,或喜好,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咏叹。时过境迁,穿越千年,历史总会有许多的相似与轮回,人的心情也随着季节的变换和岁月的冲刷,留下诸多的回忆与慨叹。我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为之付出了全部的辛勤与汗水,我能感觉到我已与棋盘山融为一体,同喜同悲,同思同悟,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也伴着大家的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