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https://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两次去京都,一次是在“祇園祭”,另一次为了盂兰盆节五山送火的仪式。想来古都风物,千年平安京有太多可以传颂的惊奇与美丽。而在这些神秘莫测背后,是郊野老铺古旧灶台上一点点馨香,山林枫晚静谧庭院中一口茶汤,祭典人潮涌动的方向伴着欢声笑语的酱油团子与炸鸡便当。京都太美了,美到可以将四时入味,做成好味的料理。然后,酒足饭饱,枕着这些可以吃的景色入睡。

01高野川边,品一口洛北的风雅

京都洛北,这里有贵船神社和鞍马山,最北端静谧少人的大原三千院,还有一年只开放两季的瑠璃光院。远离了闹市,身心得以自在游曳。山林在传奇和小说中往往藏着“神隐”,更少不了如迷津渡口世外桃源般的好地方。“山端的平八茶屋”就在这趟洛北之行的入口处,背靠比叡山,从京都市内坐地铁换乘公交,或者直接搭乘巴士前往。去这里,是为了感受夏目漱石的《虞美人草》里写到的“与高浜虚子冒雨乘车去平八茶屋,溪流、山、鲤羹、鳗”。沿着鸭川、高野川一路往北,在公交站“平八前”下车,往前一步远处,一点儿也不难找的这家几百年老店,普普通通古道上不特别起眼的旧式町屋的样子,却很亲切。创立于年,自安土桃山时代以来,多年间代代相传。原先,这里只是若狭街道上的一家小小茶铺,为来往旅人提供休憩之所,那时还没有名满京都的“河鱼料理”,只凭借一碗首席看家“山药泥麦饭”成为旅人们美好的寄托。东山和高野川的四季在这里流转,平八茶屋如今已承袭至第21代。老铺虽已不复当年盛景,但闻名于世的“若狭怀石料理”依然是极有影响力的时间味道。主理人们传习的不止是料理技法和祖传秘方,还有风雅精神的延续。大文豪夏目漱石来了,更早前大诗人赖山阳也来了,幕末动乱与新撰组的暗斗在这里发生。可如今,时间的长河中,早就找不到他们造访的痕迹。夏目漱石多次在作品中提到平八茶屋,描述高野川和大原的美景,在他心里,这里一定是特别的,别有一番妙趣和滋味。“日安。”店里迎出穿着和服的女将,将我们引领到后院。树丛掩映,后院是一个日式“回游式”庭院,住宿和用餐都在这里。餐室独立而私密,专供慕名而来的食客好好享用一席带着古味的正宗怀石料理。晚餐7点开始,女将从前院捎来一道道美食,用餐盘端着,轻轻叩响和室的门。这里顺道说说怀石料理大致的上菜顺序:开餐前,桌案上会摆好“折敷”,有些料亭用木质托盘,平八则是一张薄薄的竹制餐垫。从第一道前菜,到最后一道甜品,都会在这上面呈现。先付(前菜):一般是酸甜可口的开胃小菜,或清淡的时鲜。吸物(汤料):平八出品的是以大酱为底料的山菌豆腐汤。向付(刺身):季节性的生鱼片,豪华版的向付会采用刺身拼盘的形式。煮物(炖菜):通常由蔬菜、鱼、肉、豆腐等应季食材炖煮而成。八寸(主菜):以季节性时令鲜物为主题的组合菜色,因早期用“八寸盘”为食器而得名。盖物:类似于“茶碗蒸”,是指用茶碗盛装的蒸食。烧物:时令鱼鲜用炭火烤制,内里鲜嫩,外皮焦香,非常好吃。除此之外,还有“御饭(特色米饭)”和“水物(餐后甜点)”。当然,每家料亭都有自己略带差异的命名,上菜流程也不尽相同,倒不必严苛仪俗。平八的怀石料理在当地十分有名,食客往往特意前往用餐,住一两晚再走。用完餐,可以到庭院里消消食,也可以坐在和室的小窗边欣赏湍流奔涌的高野川。然后,伴着这夜色和水声,怀揣满满的幸福感入睡。去时正值夏日台风过境,据说春天最好,料想着,景色大概是《虞美人草》里写的“烟柳之间,温柔春水捶打白布,高野川的圆石历历可数”。

02“御三家”顶级老铺,舌尖上的贵族

京都顶级“老铺旅馆”之一的“柊家”,与“俵屋”、“炭屋”并称为“御三家”,几百年前是贵族专享。柊家从年至今,拥有多年历史,我去的是它的别馆。虽然无从比较另外两家,但百年老屋真实地充满了历史感。细节处处讲究,却不陈旧,服务更是周到贴心。并且,比纯粹的料亭更有家的温暖和人情味。就连作家谷崎润一郎和川端康成也最是钟情这里。据说,川端康成总是指定住在14号房,还曾在小说《古都》里写下过:“飘着丝丝细雨的下午,我倚坐在窗台,听着落雨声,仿佛时间静止,感受到古老日本的宁静。”晚饭吃的是“柊家特色”怀石料理,全程有女将守在门外,根据用餐进度,不急不缓地一道一道上菜,让我们切实感受了一番百年前贵族们的顶级体验。来看看柊家的“献立”(怀石菜单):前头附:用日式芝麻酱腌渍的包含鲍鱼、虾、莲藕、树芽果冻、四季豆等当季食材的前菜。碗物:用鳢、水菜、牛蒡丝做的茶碗蒸菜。生鱼片:是一道海鳗刺身,鳗鱼肉和鳗鱼子用柚子、穗紫苏、梅子肉酱油调味过,很新颖。凌品:由天鳗、竹草糯米饭、树芽、藏红花组成的主菜。烤品:鲈鱼油烤,配上洋葱、黄瓜、茗荷和芝麻,非常香浓。醋物:用醋酱腌渍的章鱼、秋葵、盐海带。扬物:类似于天妇罗的炸物,这一餐吃的炸贺茂茄子、鸭肉、白芋头干、萝卜、柑橘、辣椒。汤品:冬瓜味噌汤。柊家的怀石料理与平八茶屋相比稍微豪华一些,但口味真的只能说各具特色,无法比较。这一餐在我们住的和室里,吃了2个多小时。

03在闹市中央,柚子香中醒来

柚子屋旅馆紧挨着京都市中心著名的八坂神社,坐落祇園,以满室柚子香而闻名。因为地段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去清水寺、二年坂、三年坂、东山参道的寺庙以及河源町都很近,所以价格相对较高,但这里的柚子浴和柚子料理非常特别!坐公交到八坂神社附近,柚子屋就临着马路,很容易找到。推开老旧的木门进去,走一段很陡的石阶到达大厅,清新的柚子香气扑面而来。柚子屋围绕柚子主题,午、晚市都提供特色柚子怀石料理。我只体验了柚子屋的早餐,七点准时起来,去旅馆一楼的“一心居”用餐,满桌阵仗,又是鳕鱼又是米饭,一道一道绝不含糊的料理节奏,让早餐也具有某种仪式感。不同于前两家怀石老铺旅馆,柚子屋的体验更加现代年轻一些。用餐不在自己的房间里,上餐流程也并非一道一道谨遵传统,但依然具有传统怀石料理的“魂”。该有的怀石菜色配置丝毫不马虎,连早餐也极其丰盛豪华,同时,还具有“以柚子入膳”的鲜明特色。印象最深的是一道柚子酱调味的海鳗配玉子烧。鳗鱼肉经过腌渍,具有了清新的底味,再经过炙烤,淋上浅浅的酱汁,咸香中透出柚子酸甜的气息,新鲜自然,富有层次。鱼肉很嫩,口感丰润,配上鲜甜多汁的玉子烧,是一种春末夏初带着羞涩的青春感。除了主菜,配菜小碟也各有惊喜,柚子风味的应用恰到好处,令人“爱不释口”。选择柚子屋,不仅是因为“柚子怀石”的盛名,还因为它就在祇園的风物里,离京都的烟火味更近。在这里,吃完晚饭可以走路去鸭川,或者,在夏日的“祇園祭”,跟着人潮走进热闹又奇幻的时空中去。傍晚六点,祇園祭“宵山”准时开始。人流由东到西,往日落尽头走去,夕阳的余晖将城市染上蓝紫色,随处可见穿着浴衣的男女,和我喜欢的漫画日剧里无异。沿途神灯高挂,会遇见各式各样的“山车”或“鉾车”,屋顶立着20米冲天的“真木”,高台上坐着表演者,不间断地演绎传统日式鼓乐。人们欢闹着,笑着,唱着歌,或者三五成群地站在路边,喝啤酒,吃沙冰,要一盒刚刚炸好的盐味鸡块。食物的香气从四面八方窜过来,我跟着长长的队列,在老字号酱油年糕店等到一份酱油团子,吃完就可以回去睡觉了。京都的好味料亭还有很多,但“食宿兼备”的老铺更让人印象深刻。这种沉浸式的料理体验令我心动,而不管是平八茶屋的清雅,柊家的厚重,还是柚子屋的亲切与活力,都是一种糅合了时间和故事的温暖的味道。美食专栏作家J.RyanStradal说:“如果一个人无法享有美食,他就无法深刻地想,炽热地爱,安稳地睡”。是的,在京都这样的地方,美食和市井的生活并不分开,吃完这碗人间烟火,希望可以做个好梦。你曾在旅途中遇见过哪些难忘的美食吗?欢迎在下方留言~我是薛南,每天和你聊点儿好吃的。下回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