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张杰文/梅霞网络编辑:郝枫太原自古称龙城。太原西南20公里,有山名龙山。城因山而名?山因城而著?不得而知。只知山城相依,城山相恋,亘古未变。龙山山脉秋景山为城之靠,城在山之抱。山与城,辅车相依,互为表里。诗仙李白赞城曰:“天王三京,北都其一。其民久远,盖尧唐氏之人欤。控天下之肩背,带五原之都邑。雄藩巨镇,非贤莫居。”唐玄宗李隆基亦赞:“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余。”数千年来,世事更迭,王朝兴废,几多龙潜龙兴,几多遗民泪尽。北齐文宣帝高洋创童子寺,建大佛阁,立燃灯塔;李渊、李世民起兵于城,夺得天下。唐朝确定道教为国教,昊天观与道教石窟得建;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专程瞻礼童子寺及大佛,后又遣专使赐披袈裟;元全真教教主丘处机高徒宋德芳重建昊天观,造全国规模最大道教石窟……前山为道,后山为佛,佛道同山,难得一见。帝王求江山不废,百姓祈四季平安。兴灭荣毁之际,山被城视为众神的圣殿,托寄无限。伫立龙山,太原市在滚滚云海之中。龙山红叶是太原市西山八景之一凭栏远眺,太原市容尽收眼底。龙山昊天观与千年古树遥相呼应观云亭上配夕阳,龙山分外妖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山与城,不远不近,自然也不即不离。千里同风,四海波静。山看城,是一日日长大起来,一日日华丽起来,一日日喧闹起来;而城感到的,却是越来越明显的逼仄和紧迫,甚至于呼吸,都不那么干净顺畅了。于是,城向往着山,山眷顾着城。在千余米的海拔上,山给城打造了阔大无垠的园林。春天,在那些葱郁的谷地上,在那些脉络分明的沟壑里,城去丁香林中沐浴清芬,让大片大片的桃花、杏花染红双颊,让槐花的甜馨招惹乡愁,被每一缕春风抚得微醺。夏天,城在山的怀抱中,漱清泉,枕清溪,听松涛低吟,观云月共舞,让一颗尘心,变得晶莹剔透。秋来,城去登高,锦绣沟里,层林红遍,黄花千点。山仿佛把整颗心都拿了出来,燃烧给城。若有机缘,得遇云海,其云波诡谲,变幻不定。山峰若隐若现,林木风姿绰约。城观之,恍若置身仙境,一身疲累荡然无存。冬日,山银装素裹,千峰玉雕。城逸居其中,只觉尘世杳杳,心静如洗。此时,若有一株腊梅迎风吐艳,一盆水仙婷婷玉立,城便觉得,世界上最美的遇见,莫过于此。人生最大的福报,莫过于当下安好。历经千年的龙山石窟龙山石窟的彩塑极具史学价值龙山道教石窟,人物造像栩栩如生龙山佛教石窟不远不近、不即不离之际,山,成为城的精神步道和心灵花园。山牵着城,城望着山。沧海桑田,山城之恋,依然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晨雾轻轻抚摸着龙山的每一寸肌肤资料:龙山位于风光秀丽、重峦叠嶂的太原西山,东临太汾公路,西接天龙山旅游公路,与晋祠、天龙山景区紧密相连,是晋祠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山景区自然风光旖旎,具有“四季时时景不同”的特色,自古以来就是旅游的胜地。山上原始植被丰茂,覆盖面积达95%以上,植被余种,珍禽异兽多达数十种。春夏之际,满目青翠,山花烂漫,一入深秋,遍山尽染,漫山的红叶与亭亭玉立的松柏相衬,极富诗意,具有独特的韵味,“龙山红叶”闻名遐迩。龙山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著名的文物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山石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北齐童子寺遗址以及姑姑洞遗址、昊天观遗址等。建于龙山极顶的龙山石窟,最早开凿于隋唐时期,鼎盛于金元之际,是我国现存仅有的规模最大、题材最丰富的道教石窟,其艺术水平足以代表道教石窟艺术的成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